|
20250415埋葬在坟墓里时间:2025-04-15
文章内容
马太福音二十七章57-66节:57到了晚上,有一个财主,名叫约瑟,是亚利马太来的,他也是耶稣的门徒。58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就吩咐给他。59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60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他又把大石头滚到墓门口,就去了。61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在那里,对着坟墓坐着。 62次日,就是预备日的第二天,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来见彼拉多,说:63“大人,我们记得那诱惑人的还活着的时候,曾说:‘三日后我要复活。’64因此,请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就告诉百姓说:‘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厉害了。”65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吧!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66他们就带着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头,将坟墓把守妥当。
圣经关于耶稣基督安葬的记载,有多重方面的考虑。第一,从马太的叙事来看,最表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叙利亚北部的犹太人,让他们知道耶稣基督受死与复活的真相,为什么有多个不同的版本。所以,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护教。第二,耶稣的埋葬在神学层面表述,是证明他彻彻底底的死了。第三,耶稣被埋葬,让所有身体死亡而进入坟墓的人,不必再感到恐惧,因为那里耶稣也曾去过。正如耶稣从那里出来,信徒也终将从那坟墓中出来,进入基督荣耀的复活之中。第四,信徒藉着洗礼要将旧人彻底的埋葬,从而让自己在基督里的每一天,都活出基督复活的生命来。 现在,让我们逐一进行分述。 第一,护教。从历史文法对马太福音进行研讨,我们发现这卷书应该是于公元63-70年左右在叙利亚北部的安提阿教会写成。所以,这卷书的写作对象应该是居住在叙利亚北部的犹太人。我们知道,在第一世纪犹太人主要居住在圣地和叙利亚北部,这是两个主要的犹太人定居点。公元63年,犹太教和基督教彻底分裂,有许多犹太人开始系统性的攻击基督教信仰。其中,对于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众说纷纭。在众多说辞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耶稣基督的身体被门徒偷走了。关于这个问题,马太在这里给出了详细的说明,以帮助信徒认识到这些流言来自何处,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耶稣基督受死、埋葬的真实含义。在这里,我们先谈一谈护教层面的信息。 从本段经文来看,耶稣基督的安葬是有据可查的,因为安葬耶稣身体的人,按照犹太人的习惯,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犹太人——议士约瑟。约瑟亲自去求彼拉多,索要耶稣基督的身体,并且用干净的麻布包裹好,放在自己的新坟墓中。而且,又用大石头把墓门堵上。这一系列的工作,证明了耶稣的确已经死透了。再则,下文提到祭司长与法利赛人担心耶稣的门徒会去偷耶稣的身体,也再次从侧面证实了耶稣的死是真真实实的。然后马太继续表述,彼拉多采取了犹太宗教领袖的建议,派兵丁把守了耶稣基督的坟墓。在这里,两次提到封了石头,就是为了表达已经彻彻底底把坟墓守的妥当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耶稣的门徒——一群底层的百姓,就是派一个小队的军人,都未必能成功将耶稣的身体偷出来。由此可见,耶稣的死是真实的,门徒无法偷盗耶稣的身体也是真实的。既然如此,耶稣的复活便是真实的历史事实,而非门徒的杜撰(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后面的文章再行论述)。 马太所牧养的叙利亚北部的犹太人,因为受到迦南地犹太人的误导,对于耶稣的死和耶稣的复活有所怀疑。现在,马太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论述,呈现出迦南地的犹太人所散布的不过是谣言,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便是马太的护教行为。通过这个护教行为,也让我们认识到耶稣真实的为我们的过犯而被害,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耶稣的复活是神的大能,而非人的干预。 第二,神学思考。正如前文所论,耶稣被埋葬证明了耶稣的受死的真实。那么,这个真实在神学上有什么重要的含义呢?我们知道,第一亚当的堕落为人类带来了死亡——死亡本是罪恶的结局(参罗六23)。因为亚当的堕落,所有人都被圈在罪中。既然罪是众人的问题,那么死亡也就临到了众人(参罗五12)。按照神的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参来九27)。那么,信徒究竟该如何出死入生呢?当然是唯有靠赖耶稣基督的救赎恩典了(参约三16,五24等)。 耶稣是如何成全他的救赎的呢?圣经告诉我们,他是为我们的缘故而被算为有罪,并为了我们的罪被挂在木头上(参彼前二24),从而真实地为我们经历了死亡。耶稣本是无罪的神自己(参腓二6),所以他本是不死的。因为死是罪的结果,而耶稣本来就没有罪(参林后五21等),所以耶稣一定是不死的。然而,他的的确确死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有耶稣的门徒证明他死了,就是钉十字架的兵丁,用枪刺他肋旁的也证明了耶稣已经死了(参约十九34)。在约瑟求取耶稣身体的时候,彼拉多也从属下那里获得了耶稣已经死去的消息(参可十五44-45)。那么,耶稣怎么可能会死呢?保罗的答复是:耶稣被交给人,是因为我们的过犯(参罗四25);以赛亚也表示,他因为我们的过犯被害(参赛五三5)。所以,耶稣的死是代替性的,这是我们所有信徒都必须明白的真理。耶稣本是不死的,但却为你、为我,为我们被拣选之人的罪,被挂在木头上,经历了真真实实的死亡。当然,整个救赎叙事的重点不仅是耶稣的受死,更是耶稣的复活。换言之,耶稣之所以经历死亡,是为了彰显他是生命的主宰,没有人可以夺走他的生命。死亡,只是他用来彰显复活的途径而已。 第三,坟墓的恐怖因耶稣的到来而被治愈。当耶稣进入坟墓,坟墓的恐怖因着他的到来而被治愈了。使徒约翰听见那从神来的话语说:「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十四13)」这完全颠覆了自然人的认知,自然人都是怕死的。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死亡便是结束,因此大家对死亡其实充满了恐惧。所以,我们众人发明了许多词用以表达死亡,却始终不愿意直接用「死」来名状。比如,没了、走了、回家了、安息了、羽化登仙、驾鹤西去、归西、升天、驾崩……这一系列关于死亡的表述,充分证明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圣经告诉我们,由于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我们便做了死的奴隶(参来二15)。然而,生命的主耶稣基督自己亲自藉着死,进入了那恐怖的坟墓。在坟墓中,生命之主的生命点亮了黑暗,让死亡的权柄彻底的溃败了。三日后他从死里复活,证明了耶稣的救赎胜过死亡的权柄。因此,所有在基督里的人,的的确确胜过了死亡。无怪乎我们的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十一25-26)」所以,若我们有人正在经历身体的衰败,甚至要面对身体的死亡,请不要恐惧,因为我们的主也曾在那坟墓中驻足,所以那坟墓因为主的缘故而不再是恐怖的阴间(希伯来文的表达),而是安息的床榻。因此,所有在主里面而死的人,不是死了,乃是睡着了,安睡在神的应许中,躺卧在神所赐予的坟墓的床榻之上。那躺卧安息的人,并不是永远的消逝了,而是在安息中等候主来叫他复活的那时候。 最后,耶稣的埋葬今日也必须发生在教会这个属灵的生命共同体之中。我们照着圣经的教导,藉着洗礼来表达我们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因此,外在的洗礼成为了我们内在生命的荣耀见证,成为我们进入神荣耀恩约的记号。在这个荣耀的恩约中,我们靠着圣灵将自己的旧人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并依靠圣灵的内住,结出圣灵的果子来,也就是让基督的生命长成在我们的里面。从此 ,我们活着就是基督(参加二10)。可见,这教义要带给我们两个方面的操练:其一,我们必须将自己旧人与旧人的性情,进行彻底的埋葬。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过得胜的生活。其二,既然我们的自然人的生命已被埋葬,那么我们就能够、也必须活出耶稣基督所赐的新生命,让神的荣耀在我们的日常中彰显出来。我们今日所以参与这预苦期的操练,正是因着期待在基督里攻克自身,叫身服我(参林前九27),从而让自己人生的目的得到归正——荣耀神,以神为乐,直到永远(参小问答,1)。 只是,对于耶稣基督受死埋葬的教义,你的理解是否符合圣经的启示呢?这教义将如何引领你之后的属灵操练与生命成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