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文章 >>原创文章 >> 信心的果子
详细内容

信心的果子

时间:2024-02-04     作者:Jacob Zhou【原创】   阅读
文章内容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 神的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来十一1-3)。

 

一.论信心

1.改教家加尔文对信心的定义

改教家约翰·加尔文认为,信心不单是相信神是怎样的神,也不单相信耶稣基督在历史中的真实;人若以此自夸,这样的信心和魔鬼是一样的(雅二19),只会使人战惊。真正的信心不仅要我们相信以上的事实——从神的圣言而来,「并且信靠神和基督,真心地承认神是我们的神,承认基督是我们的救主。」[1] 简而概之,信心就是将生命委身在神的旨意中,无论处何境况,总要倚靠他、仰赖他,过荣耀他的生活。

 

2.来十一章中的「信」——聚焦于救恩历史之事件

近现代美国长老会牧师,史普罗指出,《圣经》中对信心最根本性的定义来自希伯来书,「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2欧白恩同样秉持这是保罗对信心的定义这一观点。[2] 而现代解经家却不以为然,其表示该定义不可道尽希伯来书对信心的讲论,因为此段只是刻画了「旧约中见证人之信心」作信心的榜样之事件,其中「……因着信……」这样的结构贯穿了本章(本章40节中,共出现18次) 。结合以上两点,欧白恩认为透过古人信心的行为,信心被描述为「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因此信心与盼望、神的应许、未得的产业、将来的事有密切的关系。[3] 这信心不但是从历史中的古人到保罗,再到如今的教会,还是具有展望未来的延伸。故此,欧白恩提出,本章值得注意的焦点并不只是圣经伟人的信心而已,还特别在救恩历史事件的本身。[4]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有一项不被更改的教义就是「到神面前的人必须先信」(来十一6),无论是亚伯、挪亚、亚伯拉罕还是摩西,都是「因着信」。而所有谈到关于救赎的旨意,世人都要来到耶稣这一位信心的「创始成终者」为止。正如马太所说的「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拯救出来」(太一21)这一救恩历史事件。

 

3.信心具有遥望未来的性质[5]

此外,欧帕玛·罗伯森认为,此处(来十一1)的信心和盼望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被描述成紧紧抓住对未来的盼望」[6]。因此信心不单是知识或是对「因信称义」教义的接受,更是指向对将来的事,这与欧白恩所说的应许、未来的产业有异曲同工之意。故此,信心必定要指向对未来的盼望,罗伯森称这样的盼望要使神的子民与以色列的旷野传统产生联系[7] ,就是出埃及(败坏的世界)、走旷野(过分别为圣的生活)、进入应许之地(属神的国度)的这一过程。对于以色列而言,出了埃及他们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去往神所应许的迦南地,这是一种对将来之事的肯定。「因此信心具有遥望未来的性质」,正如在旧约中,耶和华神晓谕他恩约之民的信心要建立在「作属他圣洁的子民、归他作祭司的国度」(出十九5-6)之上,而约翰在异象中所看见的「神的帐幕在人间」(启二十一3),这二者的信心相同——就是「遥望」神的国度降临,这亦是整本圣经所要阐述的中心。而基督徒的信心是要去建立其对神国的盼望。

 

4.信心的操练——委身在神的应许和旨意中

此外,基督徒还需要以信心去建立敬虔的生活。综上所述,信心要让恩约之民在救恩的事件中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看见耶稣基督救赎工作的权能和有效性,并且效法基督、委身在神的旨意之中过被救赎后的新生活,而这样的群体将其称为基督徒,又或神国的子民。

结合罗伯森的观点,基督徒信心的生活要与以色列的旷野传统产生联系。信仰的生活不见得都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如何在苦难中仍旧荣耀神并以神为乐,这就是信心的操练。在这过程中,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信心是有大小之分的。而对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时间段,人的信心也都不尽相同。正如以色列民一样,从起初离开埃及的信心,到旷野生活中的抱怨和咒诅,基督徒的信心生活也会有这样软弱的时刻。因此,信心是需要被操练的。

以色列民之所以会失去信心,是因为他们的眼目从耶和华神的应许当中,转向肉体的情欲当中,当他们想着在埃及地可以围着火炉、吃着肉时(出十六3),却忘记了那是死亡堕落之地。正如,亚伯拉罕曾经也为没有后嗣而忧愁,忘记了耶和华神曾与他所立的约。最终,亚伯拉罕之所以被神所喜悦,是因为他因着信「欢喜领受应许」(来十一17)。因此,信心的表达在于,今日要活在神的应许当中。

由此可见,今日教会若没有看见神国度的应许之时,教会就不会认清世代正走向破败(末日、灭亡)的事实,[8] 教会就难以避开世俗化。而今生的享受将捆绑信徒的生活。正如以色列民在旷野中失去了方向之时,他们只在恋慕没有救恩的埃及地,他们只有落在迷失和抱怨里,最终只配跌倒在旷野的咒诅中去。可见,何为信心?信心是对应许的信靠,就是要晓得神的旨意是什么,不是我要做何事,乃是神要我当如何去行。

 

二.圣经中的「果子」

    以下谈论关于「果子」的内容,从文学修辞而论「果子」可作某一事物的喻体,为了极形象的修饰其特征。比如说:靠著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腓一11),在此果子表示一种果效,或说生命中产生的新事物。

 

1.希腊文——καρπός

而在新约中所谈论的「果子」,「καρπός」,引自本年度「多结果子」主题中的相关经文(太三8,路三8-9),有「果子、结果」的意思。此外,「καρπός」还可以指教会中新增的得救之人,如「所求的就是你们的果子渐渐增多,归在你们的账上。(腓四17节)」显然此处「果子」指的是人。另外,「καρπός」在原文之中还有一个意义——「后裔、子孙」。如,「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路1:42节)其中,「胎」正是用了「καρπός」,另外在使徒行传二章30节中,「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其中出现了「καρπός」被直译为「后裔」。

综上可知,信心的果子所结的乃是关乎生命的果子。于个人而论,有新的生命在他里面长成;而于教会而论,是生命数量的增长,正如施洗约翰呼召罪人要结出悔改的果子,就是神给亚伯拉罕兴起的子孙(路三8节)。

 

2.希伯来文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诗一3)」在此,「结果子」作一个人成长的喻体,可见,旧约中的「果子」亦带有生命成熟之意。

פְּרִי」,「果实、子孙」最早出现在创世记一章11节,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这是果子一般的用法,另外,还有「出产」的意思(创四3)。

此外,与希腊文一样,「פְּרִי」,还有生育的意思,如「叫你生育的是神」(创三十2,同申廿4)。「פְּרִי」还可译作「子孙」,如「他们的子孙」(诗二十一10),「所怀的胎」(诗一二七3)。

总之,「פְּרִי」的用法与希腊文「καρπός」相近。

 

三.要结出信心的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

可见,回应本年度的主题——「多结果子」之时,教会所期待的是弟兄姐妹们能在这一年度当中属灵的生命得以成长,甚至是可以带领新的人来加入教会、归入基督,就好像结出籽粒一样。在这一年度中,关于信心的操练,提出一项呼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在此,我相信弟兄姐妹们已经得了信心,正如上文所言,「信心是人之所以能来到神面前的唯一途径」,因此,要结出信心的果子,还需去省察一件事情,就是你所得的信心是否与悔改的心相称呢?

对于悔改,不单是晓得自己生命中所犯的错误就够了,真正的悔改不单是认罪,更是要在知罪的前提下,从而远离罪、回转归向神。可见悔改是一项积极的事情,更是一项信心的操练。正如奥古斯丁说,「信心本身也是神所赐,信的人必不缺少善行。」[9] 这么看来,并不是我们有了悔改、行善的能力,而是神先将信心赐给我们。可见一个真正愿意悔改的人,并不是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就能够改邪归正的,信心所结的果子,是要让人先回转归向神。正如某位牧师所说的「黑暗的存在是因为光的缺失」,一个在黑暗中堕落的人,最需要的并不是自我的忏悔、自责,这并不能改变罪所带来的污秽和刑罚,唯一的期盼只能是有光来照亮这地方。因此,人能远离罪的唯一途径,乃是积极的向神回转,唯有真神是那真光。而耶稣基督在这件事上已经做了「信心的开路先锋和成全者」[10],要作为人通往神的那一条道路。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要结出信心的果子,就是要回转向神,并将生命完全的委身在神的旨意当中,就是神在救恩历史中所赐的一切话。当我们期盼新的一年能够多结果子之时,那被兴旺的不单个人的生命、教会的人数,而是神的道。正如初期教会每一次的「兴旺加增」都是福音和神的道兴旺起来,从耶路撒冷,到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11]



[1] 约翰·加尔文,《敬虔生活原理》,王志勇译(北京:三联,2012),45

[2] 「在古代著作中,『……就是』ἒστιν δε这个措辞是许多定义常用的结构(例如,「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欧白恩(Peter T. O’Brien),《希伯来书》,陈志文译(美国:麦种,2013),653

[3] 欧白恩,《希伯来书》,655

[4] 同上,650

[5] 欧帕玛.罗伯森(O. Palmer Robertson),《旷野子民》,翁洋译(台北:改革宗出版,2017),125

[6] 欧帕玛·罗伯森,《旷野子民》,124

[7] 同上,123

[8] 欧帕玛·罗伯森,《旷野子民》,126

[9] [古罗马]奥古斯丁,<论信望爱手册:致劳伦修>,《论信望爱》,许一新译,何光沪主编(北京:三联,2009),49

[10] 卡森、穆尔,《21世纪新约导论》,尹妙珍、季荣神译(香港:天道书楼,2007),585

[11] 毕尔(G. K. Beale)金恩(Mitcbell Kim),《神与人同住——扩张伊甸直到地极》,郭熙安译(台北:改革宗出版,2017),41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