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文章 >>原创文章 >> 约拿书概论
详细内容

约拿书概论

时间:2014-02-12     作者:承恩【原创】   阅读
文章内容

【此乃讲义手稿,限于笔者水平与时间,文中难免错漏(包括错别字),望不吝赐教。若有引用,请注明出处,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约拿书是所有的先知书中在文学上最有意思的书卷之一,「她的写作体裁与其它的先知不同」,她乃是用叙事文的方式写成。[1] 而且,从文体的角度看来,约拿书无疑是旧约「文学中的杰作之一」。[2] 研读约拿书,可谓人生一大快事。现在,让我们进入对约拿书研读部分。在这一部分,笔者主要将其分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一是概论,其二是诠释。

学习概论,可掌握诠释的大方向。概论所界定的,将成为诠释部分的发展和限制。所谓概论,就是从整个书的大角度出发,以确定整本书的中心信息和全书的脉络。在此,笔者主要讨论的有几个方面,作者、写作年代、内容的真实性、文学体裁、写作目的、约拿书神学和本书大纲。

一、            作者与写作时期

书卷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对于书卷的研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信息将提供给研读者准确的背景,以便研读者能够结合当时实际情景,尽可能客观的还原经文的本貌。因此,笔者需要在此花费一点时间来探讨。

1.       传统的看法

关于本书作者的问题,传统的看法是约拿,因为这在本书一1节已经有清楚的交代。关于约拿 ,在圣经中提到他乃是耶罗波安二世在位时为先知。[3](王下十四25)

约拿(hn;/y)这个名字的含义是「鸽子」,[4] 在旧约中关于约拿的资料甚少。读者所能从圣经了解到的,仅仅只有他的父亲,和他出生地。他父亲的名字yT'mia'\,意思是「可靠的」;他是迦特西弗人。(王下十四25)rp,jejTgi(迦特西弗)意思则是「挖掘的酒醡」。[5] 因为这些名字的意思,[6] 很多人觉得这不是一个真是的故事,而是寓言而已。有理由说:「通常『鸽子』也被用来代表着以色列民族。而在先知何西阿的比喻中,形容以色列人就像『无知的鸽子飞来飞去』,不知道自己的巢在哪里。(何七10-11)」[7] 但事实并非如此,理由有四:

第一,关于约拿先知的记述,并非仅仅本书的宣称,更有历史书为证。(王下十四25)第二,迦特西弗是一个事实存在的地名。(书十九13)第三,耶稣曾经引用了先知约拿的事,言下之意证明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实。(太十二39-41)第四,这是一卷极为个人化的书卷,若非作者本人的经历,恐怕都很难如此详尽的叙述。[8]

2.       作者的争议

首先,有人提出质疑说,本书中不单纯有希伯来文,而且还出现了希腊文。所以作者不太可能是生活在主前八世纪的约拿,而应该是后期的一位作者。或者有可能是一个收集故事的人,或者是一位寓言作者。[9] 近代学者反对约拿为约拿书作者的主要理由如下。

A、语言问题与批判

有学者指出,本书的文字表达和「旧约圣经后期的希伯来文十分近似。」[10] 而且本书中还出现了亚兰文。但是这很有可能是「受到当时腓尼基文的影响,因此,约拿书便不一定是以色列被掳后的作品。」[11] 而且,「在主前1500-1400年Ras Shamra的乌加列(Ugaritic)文件中,亦有亚兰文的材料。」[12] 同时,正如华尔顿的研究所表示的,在公元前701年的时候,拉伯撒基与耶路撒冷的居民交谈所用的就已经是亚兰文,(王下十八26)可见那个时候亚兰文已经是一种主要的语言。[13] 也就是说,亚兰文不是约拿时代的主要语言,却不表示在约拿时代不存在这种语言;只是这种语言在约拿之后流行起来而已。[14]

B、故事叙述的传奇性与批判

还有些人认为本书并不是约拿所写,其论点是,「约拿书中含有一些与史实不符的陈述。」[15] 如尼尼微的面积问题。本书中指出尼尼微城有三日的路程,(三1)这是一个很大的面积,而且提到这个城里有「十二万不分左右手的人」,[16](四11)这应该也是不符合史实的。还有就是对王的称呼,不是亚述王,而是「尼尼微王」。[17](三6)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尼尼微城是极大的城」原来的文字用的是过去式,好像要告诉读者,这城过去是大城。[18] 这些内容的描述,似乎具备了本书成为一本寓言或小说的条件。

如果尼尼微城真的有三日的路程可走,那么就证明这座城不下90km,因为一个成年男子,一天的路程走30km应该不在话下。而尼尼微在西拿基立的时候,城市边界也不过是11km左右。然而,有一个解释是很可取的,在古代称一座城,也包括了其管辖范围内的周边地带。[19] 关于「尼尼微王」这个称号,很容易理解,因为亚哈也被称呼为「撒玛利亚王」;(王上二一1)还有诸如「大马色王」、(代下二四23)「锡安的王」等。[20](耶八19)这也是为什么本书用「大城」的缘故。这样,也就解决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的说法。谈到「这尼尼微城是极大的城」这句话是用过去式写成,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以过去式的手法写成,这句就自然用「这种时态的动词」。[21] 针对于此,华尔顿认为,关于「是」(הָיָה)是过去式的论证,已经不能得到支持。他举出在圣经有足够的例子来说明:

第一是《列王记下》十6节:「(示巴女王)对王(所罗门)说:『我在本国里所听见论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实在是(过去式)真的。』」

第二是《以赛亚书》四九5节:「原来耶和华看我为尊贵,我的神也成为(现在式)我的力量。」

第三是《耶利米书》十四4节:「耕地的也蒙羞抱头,因为是(完成式)无雨将在地上。」

华尔顿指出,虽然每一节经文翻译有差异,但是原文都是同一个字,「正如《约拿书》三3节所用的,并且,他们全都清楚指出那情况是继续下去的。」[22]

C、宗教的习俗与批判

在本书中,谈到尼尼微人悔改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是一种波斯时代的悔改方式。这些学者指出,有资料显明,只有在波斯时代,人们才把动物也归纳到宗教义务的行列中来。而且也只有在波斯时代,才会是王和大臣一起下令。[23] 然而,因为主前九世纪的时候,亚述王国经历了一词分裂,一直到820年才得到统一。当时王国昔日的光荣已经不再,于是王权不彰,所以才会导致了王和大臣一同下令的局面。[24] 至于宗教习俗问题,那不应该成为一个推断历史的方法。

E、文体不合与批判

有人指出,本书的文体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句话基本上是冲着二2-9节来的。于是有人提出,本书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作者完成。特别是在一些用字上的区别等。[25] 但是这很显然不是问题,因为二2-9是诗歌的形式,而其它经文则是叙述文的形式,用词不同在所难免。至于所说的文脉格格不入,亚历山大认为,二2-9正是一和三章的连接之所在,如果没有了这一段,读者就不知道为何先知有此重大的改变。[26]

3.       小结

综上所述,本书是约拿于主前八世纪(约750-720)的作品。[27] 约拿是耶罗波安二世在位时的国先知,他曾预言以色的疆界会再次回复如大卫时期一样。耶罗波安二世在位时,以色正处于国势鼎盛之时。[28](王下十四26-27)但是,以色列在信仰上仍然是一塌糊涂。

二、            本书的内容性质

约拿书究竟是历史事实,还是一卷寓言故事。十九世纪开始,有学者开始怀疑本书的是属于历史事实;然而二十世纪末页时,情况有所改观,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历史事实,只是还有人不承认这是约拿自己的作品,因为他们认为先知是不会拿自己做反面教材的。

1.       寓言

预言与比喻不一样,如果是寓言,在解释的时候要顾虑到许多细致性的内容;而如果是比喻,只有一个主题。[29] 那么本书是否属于寓言?近代学者指出,本书如果以寓言的方式解释,显然是不太适合的。首先,主张是寓言故事的学者们提出本书中的鸽子(约拿)有象征意义——他们根据何西阿书七11节:「以法莲好像无知的鸽子」,认为约拿(鸽子)象征以色列。针对此说,现在有众多学者持反对的论调。[30] 主张是寓言的学者们认为,大鱼就是巴比伦,先知是以色列,所以本书是强调以色列被巴比伦掳掠。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大鱼是救恩而非惩罚的器皿。」[31]

主张本书是寓言的学者,还指出:人在大鱼的腹中三日还能存活吗,而且毫无损伤?这个问题是非常幼稚的。在本书中描述大海是约拿的对头,而大鱼则是神拯救约拿的方法。如果大鱼是神的安排,神难道没有能力保守约拿平安无恙!他们还就约拿书提出的一些历史与史实不相符合,但是前文中已经论及,也已经解决。

在此,近代一些所谓保守派的学者指出,为何人们可以接受以利亚蒙火车火马在旋风上升,为何不能接受在同时期的先知所经历的神迹呢![32]

根据亚历山大提供的资料,主张本书是寓言的学者们,针对本书的文法结构——对称结构提出质疑,认为先知没有理由将历史叙述写成如此严谨的结构。而且,本书具有教导性质。亚历山大的反应是,如果作者有这样的水平,读者除了赞叹难道还需要要求笔者必须写成低水平的作品吗?难道历史性作品具有教导性不可吗?「事实上,正是这些事件的真实性赋予该书教训更深的意义。」[33]

有许多的反对意见,似乎非常的在理。但是有一点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反对的理由基本上没有赞成的理由充足。

2.       历史

关于本书的历史性,一直以来被广泛的接纳。「公元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曾将约拿的故事,编入他所著的《犹太古史》。他解释采纳故事的原因:『既然我保证这本我们的历史是确实的记载,那么便有必要详述希伯来的书卷如何描述这位先知。』」[34]

不但如此,大家现在也可以从圣经中直接找出支持是历史的理由。首先,是历史性的引言。[35](一1,比较何一1;摩一1;珥一1;赛一1;等。)其次,从耶稣基督的证言中,我们获得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太十二39-41)

3.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在此基本上接受本书就是历史事实,因为大家都非常的清楚,神迹是不能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进行批判、考证和分析的。[36] 据此,我们在之后解经的时候,将采用这一立场作为基础。

三、            本书的文体与功能

约拿书有异于其他先知书,因为其他先知书基本上是以先知预言体构成,而本书则是以叙述体构成。[37] 然而,本书也不是单纯的叙述文学,在其中也穿插了很多创意文学的手法。因此本书的文体实际上可以借用麦辉星牧师的话说,她是「创意文学历史叙述体。」[38] 主要采用了一种反讽体裁。[39]

所谓叙述文体,就是将历史事实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修饰,并以作者的取向(整体用意)安排,使之成为大众可以明白的,方便大众阅读的文学体裁。这种文学体裁并不是要讲述历史事件,而是要透过历史事件,讲明真理的原则。因此,「叙事体通常都有一个模式,就是在叙事开始不久变呈现一个问题,接着便愈加复杂,直至到达高潮,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故事最终以问题得到解决而结束。」[40] 在圣经的文学体裁中,叙述体至少有六种:悲剧、史诗、爱情故事、英雄事迹、讽刺作品、辩论。[41]

约拿书就是讽刺叙事体,因为约拿身为以色列代表,竟然讽刺地拒绝接受神普世的爱。更讽刺的是,他关心一颗植物多过尼尼微成中的外邦人。此外,神怜悯约拿,但先知却对尼尼微人毫无怜悯,这也成为另一个讽刺。许多人读约拿书时会注意到其结局颇为突然,因为先知的愤怒似乎还没有得到平息。原因在于这是讽刺问题惯常的结束方式。约拿的羞辱是讽刺叙事体理想的结局,以色列人可以从约拿对外邦人的态度作自我反省。[42]

四、            本书的写作目的

近日许多教会无疑将约拿书的焦点放错了,总是无限的高举约拿被被大鱼吞下的故事,特别是主日学教育者。其实,这根本不是约拿书的重点,整卷书提及也不过就寥寥数字而已。同时,关于有人认为本书的主旨就是鼓励宣教,格兰·奥斯邦提出:「约拿书的要义不在于宣教,而在于约拿(和以色列)对神的态度,和对神要怜悯之人的态度。第四章是「故事的精髓」,教导神的怜悯。」[43] 傅理曼指出,以色列蒙召不是要成为一个宣教的国家,而是要成为神启示的「领受者和管理者」;(出三;诗一四七19-20;罗三1-2)而且他们被分别为圣,主要是预备弥赛亚的来临。[44](创十二1-3;撒下七;罗一3)

1.       神的主权

当解读约拿书的时候,使用「神的主权」为主题,是很多的角度方法,特别是改革宗解经者。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因为全书从先知到外邦人;从整个大自然;从整个事件的发展等,都掌握在神的手中。从这些描述中,人们不难看出,神的确对一切拥有主权。

2.       悔改

自古以来,「悔改」被学者们广泛的接纳为约拿书的目的之一。[45] 全书主要针对先知的悔改,并以水手、尼尼微人的悔改为衬托。从悔改这个主题,也可以发现另外一个很具有讽刺味道的事实,就是外邦人尽都悔改,唯独神的先知不愿意悔改。同时,神的怜悯不只是给希伯来人的,而是给愿意因他的话语而悔改的人。[46] Paul Ferguson的认为:「约拿书不是一个有关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故事,乃是有关神如何回应那些最初被认为不可能认罪悔改,但至终却真心悔改的人。」[47]

3.       对神的态度

本书中提到对神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演绎的过程是:

A、先知——逃避

很明显本书中的先知,实际上是以色列人的代表。以色列是神的选民,是神分别为圣归给自己的民族,但是就是这个民族,在他们面对神的时候,总是选择逃避,这从先知的身上就能清楚的看到。

B、自然——顺从

然而和先知对应的有多种,其一就是自然,也就是海、风、大鱼、植物、太阳、虫子等,这一切的一切竟然都顺从神,而先知作为最应该顺从神的人,却背叛神。

C、外邦人——敬畏

同时,本书还有一个对应就是外邦人,无论是水手还是尼尼微人,一听见神的大能,就都产生了敬畏和悔改。

有鉴于此,可以认定本书实际上最重要的乃是要表达一种对先知(以色列人)的讽刺。[48] 就此而言,「约拿实在是和神脱节了,以色列就更不用说了。」[49]

4.       选民对外邦人的态度

诚如格兰·澳斯邦所言,本书淋漓尽致的阐明了犹太人对神的态度,以至于表现在对外邦人的态度上。甚至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约拿书的核心所在。[50] 有人据此提出宣教理论,如奥古斯丁(Augustine)和路德(Luther)以及许多的现代学者,都对此表示关切。[51] 但是柯礼门对此提出质疑:

约拿明显地绝不能被当作前往尼尼微的宣教士,而他的行为亦与稍后年代的犹太人截然不同……神的怜悯纵使在尼尼微人悔改及禁食之后,延伸到该城人民的身上,但却与尼尼微人拥抱律法、弃绝偶像、接受割礼无关,甚至和最基本的,承认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独一的真神,都无关联。的确,尼尼微和其居民都在神的怜悯中,但旧约较早的书卷早已论及耶和华如何看待万国万邦,反倒是约拿书此处,并未如以西结和以赛亚所说的,应许万国都会知道耶和华是神。[52](赛四十九26;结三十六36、38,三十七28)

如果本书的主旨真是宣教的话,那么这个约拿绝对是世界上最不成功的宣教士,因为约拿的目的是要去使人悔改,而是要使人承受那不能逃避的审判。无论是从他与水手对话时的优越感,(一9)还是他逃避的做法,以及他对于神怜悯的看法。(四1)这都不是作为宣教士所该有的。因此,基本上本书对于外邦人的看法,应当被理解为从神的角度看「世界」。

不过本书的确是要告诉以色列人,神乃是全宇宙的神,他不应该单单局限为以色列人的神。[53] 因此,「约拿的使命有象征性、预表性的意义,就是要启发以色列人,在未来能够接纳悔改的异教国民,一同分享神在以色列中为万民预备的救恩。」[54] 而且,这也是圣经的大主题之一。(创十二1-3)实际上,神要透过本书来改变以色列人错误而狭隘的观念,从而让以色列人知道神的怜悯是何等的大。[55]

5.       小结

综上所述,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呼吁愚蠢、悖逆的选民,应当悔改,应当成为顺服神的选民——悔改、顺服。因为,本书的焦点是先知,而不是其他。

五、            约拿书神学

1.       关于神

谈到神的方面,首先作者提到的就是这位神是能言的神,(一1,三1,四1-11)这有异于异教的神明。(一5)而且,很显然作者指出这位神是一位能够对话的神,(四1-11)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如果神是可以对话的,那么就说明我们的信仰是多么的真实。而且,神的话语是不变更的,(一1对比三1)神起初的使命没有改变。当然,现在有人也许会问,那么神对尼尼微的话语是否落空了呢?这个问题,会留在之后的「课程问题讨论」中交给大家讨论。

接着,作者提到了耶和华是活神的另一个证据——他在工作。(一4、17,二10等)一位工作的神,这是何等荣幸,原来我们信仰的神是一位工作的神。因此,当人们面临各种压力、环境的时候,神是工作的神将成为永恒不变的动力。同时,就这个角度,读者可以清楚的看到,神是一位「自然的主宰者」,由此,读者可以肯定,神不是自然的一部分。[56] 谈到神是自然的主宰者,圣经中用了几个就是今天的科技也是无法达到的事例。第一就是控制海。海对与以色列人而言是对头,对于外邦人可以是神。但是作者指出海并不是神,因为真神正在操控着所有动作——叫它起浪、命它止息。[57](一4、13、15)第二,神可以使用烈日,(四8)神也可以差遣风。[58](一4,四8)再就是神可以差遣任何动植物。(一17,二10,四7-8等。)

神是一位有「知觉」的神。他能够清楚的知道世人的景况;(一2,三10)他也能够知道这些人最真实的需要。(四2、11)同时,透过本书的整体描述,还反映出神知道约拿的任何动向,尽管约拿以为自己已经隐藏的很好;[59](一5)他知道约拿最真切的需要。(四1-11)

作者有意提出,耶和华可以无恶(无罪)的透过(借用)各种人的行为来达到他要的目的,尽管那个过程可能是不正确的,如本书中的掣签。(一7)其实这也不是一个新鲜的理念,约瑟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创五十20)同时,这也可以令读者清楚的看到,耶和华的主宰性是不能破坏的,尽管「人用念咒或宗教仪式,也不能对神的行动产生丝毫影响。」[60]

作者在本书中还引用了一句律法书上的话语,(四2比较出三四6)透过这句话作者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耶和华的特性——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后悔不降所说的灾。这个表达主要是「承认耶和华拥有我们生命的全部主权。」[61](三6)。

阅读全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耶和华的俯就,俯就观是本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神学观点。约拿书中的神是活泼的,他站在人的立场上教导人,他以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帮助人,并且也能够理解(同理)人。

2.       关于人

本书中谈到人,有一个张力:在以色列人看来希伯来人和外邦人是有所不同的;(一9)然而,在耶和华和外邦人看来,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一14,四11)其实,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生命神圣。[62] 人的生命之所以神圣,在于生命起源于神。(四10-11)既然生命同是神的杰作,那么人就获得神一视同仁的对待。以色列人之所以蒙拣选,不是因为以色列人优于外邦人,[63] 乃是因为神保守这个民族,成就神对人类的允许。[64](创三15,十八18,二二18,二六4)

根据以上的理念,本书最终关于人的侧重点,放在人需要面对神这一主题上。无论是外邦人还是以色列人,都需向神交代,尽管不认识神。(参罗二13-15)

3.       关于道德

约拿书不同于其它先知书,在本书中提出的罪恶并不是偶像崇拜的问题,而是人德性的问题。[65](三8,参赛五九6-8)这也无形中反应出了,在约拿时代的人们有一种强烈的认识:人的行为将受到神的关注。然而,有一个非常讽刺的现实:德性有问题的外邦人,在对待生命问题时既然也有比先知更尊重的时候。Paul Ferguson认为,负责审断的人有权处理,甚至是处死招致风暴的约拿,但是他却「千方百计地避免执行死刑」。[66](一12-14)反过来,当限制描述自己的时候,则正好相反。Paul Ferguson很风趣的列出一系列的比较:

圣经用了描述该隐发怒,以致动了杀机的措辞(创四5-6),来形容约拿因神饶了那大城一命,而大大发怒和不悦(四1-2)。神就像昔日回应该隐一样,质问约拿这样发怒是否合乎情理(四3、9;创四6)。约拿亦像该隐一样离开神的面(一3;创四16)。两人均是往东边走,为自己搭建了某些东西(四5;创四16-17)。约拿一边坐看尼尼微城将下场如何,一边又极为高兴(四6)。作者将描述该隐的措辞和风格用在约拿身上,显然是把约拿那种漠视人类生命价值的态度,视作等同于谋杀无疑。[67]

其实,这是作者在暗示他的读者,他们所瞧不起的外邦人,所行的比他们还要好。(参结十六,二三等)

4.       关于救恩

「救恩出于耶和华。」(二9)这是本书最为直接的宣告,其实这对于以色列人而言并不陌生,因为神曾说他愿意怜悯谁就怜悯谁。(出三三19)救恩原文是「h['Wvy'」其含义是「拯救」、「帮助」、「胜利」、「兴旺」,这个字基本上用来形容耶和华在真实的层面拯救了他的百姓,如从敌人和灾难中拯救出来;[68] 然而,这个字也用字日常生活的帮助,如摩西帮助米甸祭司的七个女儿,使羊得以饮水。(出二16-17)

同时,就本书而言救恩与人的反应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本处的救恩与新约中所言的救恩还是有相对距离的,因为本书实际上还是「申典历史」的一个延伸。救恩实际上是有多种种类的,至少包括现实的帮助和灵性的拯救。[69]

六、            约拿书研读大纲

Ⅰ、无路可逃(一1-16)

Ⅱ、绝处蒙生(一17-二10)

Ⅲ、浪子回头(三1-10)

Ⅳ、识神至深(四1-11)



[1] 余也鲁,《中文圣经启导本》,1253。

[2]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李惠英译,(台北:校园,1999),53;又狄拉德、朗文,《21世纪旧约导论》,487。

[3] 余也鲁,《中文圣经启导本》,1253;又陈终道,《小先知书讲义》,180;又华活特、苏克主编,《信徒圣经注释(卷二)》,黄克强、范约翰译,(香港:角声出版社,19955),1407-8;又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光碟版,(香港:证主,1995),「约拿书」;又黄业强,《旧约圣经研读》,378-9;又傅理曼,《旧约先知书导论》,169;又比尔.阿诺德、布赖恩.拜尔,《圣经透析》,347;又狄拉德、朗文,《21世纪旧约导论》,刘良淑译,(台北:校园,1999),485。

[4] 陈终道,《小先知书讲义》,180;又华活特、苏克主编,《信徒圣经注释(卷二)》,1407。。

[5] 王正中,《圣经原文字典——旧约希伯来文字典》,97。

[6] 当然,一般上「迦特西弗」这个名字幷没有进入学者的讨论之列,因为这个地名幷没有出现在约拿书之中。

[7] 卢俊义,《约拿书信息》,电子版。

[8] 陈终道,《小先知书讲义》,182。

[9]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59。

[10] 同上,55。

[11]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59。

[12] 傅理曼,《旧约先知书导论》,168。

[13] 费亚、华尔顿,《研经导读丛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研经导读》,83。

[14] 同上。

[15]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59。

[16] 关于人口问题,将留在后面阐述。

[17] 狄拉德、朗文,《21世纪旧约导论》,484-5。

[18]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59。

[19] 华活特、苏克,《信徒圣经注释(卷二)》,1409;又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光碟版,「约拿书」;又王正中主编,《圣经原文字典——旧约希伯来文字典》,288。

[20] 华活特、苏克,《信徒圣经注释(卷二)》,1409;又傅理曼,《旧约先知书导论》,173。

[21]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60-3。

[22] 费亚、华尔顿,《研经导读丛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研经导读》,81。

[23] 同上,60-3。

[24] 同上,84。

[25] 陈终道,《小先知书讲义》,182;又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67-9。

[26]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71。

[27] 费亚、华尔顿,《研经导读丛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研经导读》,85。

[28] 吴理恩,《以色列史综览》,张宰金、梁洁琼译,(台北:华神,1980),355-6;又华活特、苏克,《信徒圣经注释(卷二)》,1408;又黄业强,《旧约圣经研读》,379。

[29] 苏克,《基础解经法》,扬长慧译,二版,(香港:宣道出版社,2001),237、271。

[30]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75-6。

[31] 同上。

[32] 现在许多学者指出,约拿的事奉时间正好紧接以利亚和以利沙之后。祥可见费亚、华尔顿,《研经导读丛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研经导读》,梁伟民、吴李金丽译,(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90),34。

[33]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79。

[34]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80。

[35] 同上,81。

[36] 费亚、华尔顿,《研经导读丛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研经导读》,86。

[37] 狄拉德、朗文,《21世纪旧约导论》,484;又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光碟版,「约拿书」。

[38] 麦辉星,《约拿书讲义》,导论。

[39] 狄拉德、朗文,《21世纪旧约导论》,487。

[40] 苏克,《基础解经法》,157。

[41] 同上,158-9。

[42] 苏克,《基础解经法》,158。

[43] 格兰·奥斯邦,《基督教释经学手册》,(台北:校园,1999),37。

[44] 傅理曼,《旧约先知书导论》,166。

[45]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87。

[46] 陈惠荣主编,《证主圣经百科全书》,光碟版,「约拿书」。

[47] 杨庆球主编,《证主圣经神学辞典》,电子版,(香港:证主,2001),「约拿书神学」。

[48] 黄业强,《旧约圣经研读》,383。

[49] 狄拉德、朗文,《21世纪旧约导论》,489。

[50]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91。

[51] 同上,92。

[52]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92。

[53] 黄业强,《旧约圣经研读》,383-4。

[54] 傅理曼,《旧约先知书导论》,166;又华活特、苏克,《信徒圣经注释(卷二)》,1408。

[55] 傅理曼,《旧约先知书导论》,166。

[56] 杨庆球主编,《证主圣经神学辞典》,电子版,「约拿书神学」。

[57] 同上。

[58] 同上。

[59] 杨庆球主编,《证主圣经神学辞典》,电子版,「约拿书神学」。

[60] 同上。

[61] 同上。

[62] 杨庆球主编,《证主圣经神学辞典》,电子版,「约拿书神学」。

[63] 实际上,那个时候的以色列人正陷在与外邦人同样的罪恶当中。

[64] 傅理曼,《旧约先知书导论》,166。

[65] 杨庆球主编,《证主圣经神学辞典》,电子版,「约拿书神学」。

[66] 同上。

[67] 杨庆球主编,《证主圣经神学辞典》,电子版,「约拿书神学」。

[68] R.Laird Harris、Gleason L.Archer,Jr、Bruce K.Waltke,《旧约神学辞典》,464。

[69] 同上。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