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4在基督里时间:2024-10-31
文章内容
西三11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
当保罗论述信徒是新造的人,在基督里乃是一个新生命的集团的时候,他强调这和原生文化、种族、疆界都没有关系。即是说,真信徒已经完全超越了种族、疆界和文化的差异,在基督里成为了一个身体。因此,在基督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保罗在本处的例举,当一个人进入基督里,不管他以前是外邦人还是犹太人,是有受割礼还是未受割礼的,或者是化外人、西古提人,这些被当时的希腊文明所拒绝承认人们,也无论是为奴的还是自主的,这些人因为在基督里,就成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如此,我们便清楚地知道,在基督里和身份无关,和种族无关,和国籍无关,和肤色无关,和受教育程度无关……这些在世人看来,完全不一样的人们,在基督里成为了一家人。是的,这就是在基督里的恩典。让我们再次强调,我们各人属地的肢体各有不同,但根本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被归纳为「没有基督的人」;然而,神就着基督拯救了我们,让我们成为了有基督的人。正如何西阿和彼得所言,我们以前并不算是神的民,但如今算是了(参何一8-9,二1;彼前二10)。如是说,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基督的人,一种是无基督的人。当然,这个神学思想从诗篇和箴言可以清晰看到。 让我们花一点笔墨来看一下本节与上下文的关系。前文提到,当时歌罗西教会的信徒受到了各种人间哲学、犹太教传统和神秘主义等错误信息的影响,在真理上不明确、不坚固。因为那些错误的教训,试图让将其他宗教和习俗与基督信仰混合,从而将基督的救恩弱化,成为一个「更多元」、「更包容」的基督教。当然,如果真的被这样混合之后,便不再是圣经所启示的基督教。所以,保罗在这里特别强调,基督的完全性和独特性足以满足信徒一切的需要,因此不应再依赖其他的仪式或律法来获得救恩。基督的救恩能满足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种情况。我想,这对于今日的大陆教会而言,同样是极为重要的教训,实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自从进入本章以来,保罗鼓励信徒将眼目专注在天上的国度,而不是地上的国度。并且,保罗要求信徒在生活中要靠主摒弃过去的恶习,活出在基督里新造的生命。本节特别说明,在基督里是信徒的共性,因为在基督里所有信徒都共享同一身份,成为一个生命共同体。保罗希望歌罗西的信徒明白,他们的新生命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其本质在于基督。如此,便也就意味着信徒之间的旧有的隔阂,在基督的救恩中也早已被基督的爱和救赎拆除了。如今,在这教会中,众人都在基督里,基督也住在众人里。 「希腊人」(Ἕλλην),原来的意思是「希腊人」、「外邦人」或「没有受割礼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单只特定的希腊人,而是泛指当时被希腊化了的人。我们知道,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了欧洲之后,他们将通用期希腊文作为普通话要求欧洲人接受这个语言。以至后来罗马帝国在军事实力上战胜了希腊,可在文化方面却仍然被希腊文化所统治。故此,这里的「希腊人」不仅包含了希腊民族,也包含了当时在罗马帝国内的所有的外邦人。 同时,这个词也用来表示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后面的「化外人」(βάρβαρος)和「西古提人」(Σκύθης),就是相对应的「野蛮人」。在罗马帝国的版图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说希腊话。那些不会说希腊话的人,便被说希腊话的人成为「化外人」,就是缺乏希腊文明的、讲话「咿咿呀呀」希腊人听不懂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希腊化之后的人们,骨子里的那种骄傲。同时,他们的骄傲也表现在针对西古提人方面。所谓「西古提人」,就是指黑海北部和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在罗马人和希腊化之后的人们的眼中,同样认为他们是野蛮人。然而,保罗强调这些高傲的希腊人,他们和他们眼中看为卑贱、粗鄙的人们,都需要基督的救赎。并且,在基督的救恩中,他们要成为共同体。这就是救恩,他要打破一切的咒诅与阻隔,最终在恩典中被成就成为一个共同体。 当然,这里的希腊人的直接对应是犹太人。这犹太人当然就是指亚伯拉罕的后裔,是旧约圣经教会的主体。在教会中,相比来说犹太人则要比希腊人更为骄傲,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信仰的根基都在他们的民族中。所以,他们有一种很严重的民族优越性。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在歌罗西教会中存在的错误教训,不仅有希腊化的所谓「神秘诺斯」,还有法利赛派的基督徒,他们所主张的是信徒必须要遵行律法。换言之,在犹太人看来,信徒必须先成为犹太人,才能成为基督徒。现在,保罗宣告这个教导也是错误的。在基督里,并不因为这个,乃是神荣耀的恩典。 所谓「受割礼的」和「未受割礼的」,当然也是强调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区别了。割礼是神在旧约与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象征着犹太人与神的圣约关系。然而,割礼作为肉体上的记号,其实并不能改变人的内心。保罗在罗马书二章28-29节中指出,真割礼是在乎心灵,而不在乎外表。因此,无论受割礼与否,都不影响信徒在基督里因信称义。我们知道,信徒在基督里得救,是因为基督的救赎使他们进入与神和好的关系,而非因为割礼。当然,这也不是说今日信徒没有立约的记号;在基督里我们所领受的约的记号是洗礼。 当保罗说完外邦人与犹太人的话题之后,便进入到一个新的话题。首先,这里提到了野蛮人,我们上文已经提到,救恩并不会因此而拒绝他们。进一步,就提到了为奴的。当时的罗马帝国主张奴隶制,所以当时社会上奴隶身份的人数量庞大。所谓「奴隶」(δοῦλος),就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人。奴隶在当时的社会被视为主人的财产,完全没有地位和权利。与之相对的,是那些享有自由身分的自主人。然而,这些身份的差异并不能成为他们获得救恩的阻碍。无论是奴隶还是自由人,甚至是奴隶主,他们都需要耶稣基督的救恩。并且,在基督里他们成为了生命共同体。因此,如果说有哪一个信仰能带来社会革新和进步,带来社会和谐和美化,我想除了圣经信仰也就必无其他了。 保罗明确宣告,奴隶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而被基督拒绝;同样,那些自主的人也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而被高看。我们的主不偏待任何人(参徒十34;罗二11;弗六9;西三25;彼前一17等)。 「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ἀλλὰ τὰ πάντα καὶ ἐν πᾶσιν Χριστός),这个字句的直接翻译应该是:「唯有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内。」我们从这句话看到,「基督是一切」,所以纠结于自己是什么人?拥有什么身份?拥有什么地位?这些都是虚空的。正如传道书所言,一切在日光之下的东西,都是虚空的。故此,真信徒在信仰中要抓住的是基督,而非这些东西。这就涉及到世界观的更新。人如何能相信「唯独基督」呢?当然是因为他生命内涵中,完全认可基督便是至宝(参赛三三6;腓三8)。而这种认信,本身就是世界观的表现。 我们从这段经文中看到了一些重要的教训,是今日信徒所不能忽视的。首先,信徒需要放下一切的偏见。我们的偏见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人外在的身份或生活环境等这些不重要的因素中来。真信徒必须从基督的视角来看待弟兄姊妹,因为我们彼此相爱的源头乃是耶稣基督自己(参约十三34-35)。故此,我们要学会在救恩中放下偏见,从而建立彼此接纳。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算是真正得了胜的,才能得着更丰盛的生命。我想,我们很有必要再次强调,在教会中我们绝不应该因为政治见解的不同、生活习俗的不同、经济条件的不同、文化程度的不同等,造成彼此的分歧,甚至是分裂。这些外在的因素在信仰的比重上,绝对不能超过基督。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在基督里的合一和接纳。 其次,既然谈到合一和接纳,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背负十字架。只有当我们在十字架上如同耶稣一样奉献自己,救恩才在我们的生命中彰显出来。正如保罗所言,「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我们首先要爱神,并从神支取爱的能力,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包括我们不喜欢的人(参约壹四19;太五44)。 最后,我们要始终牢记,耶稣基督在受难之前为教会的合一在父神面前迫切地祷告。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让耶稣基督所期待的彼此相爱,所渴望的教会合一,在我们这些信徒的生命中表现出来。 既然福音能跨越一切的障碍,那么我们将如何在这个人与人之间冷漠到极点的社会,传扬主的福音呢?你将如何在教会中操练彼此相爱与教会合一呢?你心中是否也有对人的隔阂呢?你将如何得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