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50329复活与盼望的生命
详细内容

20250329复活与盼望的生命

时间:2025-03-28     作者:李牧师【原创】   阅读
文章内容

哥林多前书十五章20-22节:20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21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22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神的救恩,带给我们复活的盼望。然而,这是圣经信仰最难让人信服的部分之一。古人云:「人死不能复生。」然而,我们却要传讲复活的信息。不要说今日受唯物主义教育深刻的中国大陆,就是在耶稣基督的时代,撒都该人对此也是不愿意接受的。同样,当保罗把这福音传给了哥林多人,他们也受到了他人的蛊惑,对于福音的核心信息——复活,失去了盼望。如果我们对复活失去盼望,那么这信仰的永恒性也便就失去了。如此,也的确只能沦落为人们所受的一般性人文宗教。所以,复活的确是我们信仰的核心信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使徒行传,差不多初代教会使徒们传讲福音的时候,都是围绕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这个主题展开的。在路加记录的彼得和保罗的讲道篇章中,的确也是以复活为中心的。可见,这基督信仰的焦点信息便是复活与盼望。

然而,这么重要的信息在哥林多教会却遭到了质疑。在哥林多教会,有一些信徒怀疑死人复活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到了教会信仰的纯正。也许,这与当时的哲学——柏拉图主义有关系。柏拉图主义看物质为低等的,灵魂才是高贵而不朽的。所以,在柏拉图主义者看来,追求物质身体的复活是非理性的,甚至是没有必要的。而那个时候盛行的诺斯替主义,更是否定了肉体的价值,强调救赎完全不在于物质层面。然而,无论是希腊哲学还是异端诺斯替主义,他们所宣称的与圣经所应许的正好相反,所以保罗写信特为捍卫这个圣经信仰的基本教义。

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保罗首先确定了复活的真实性(vv1-11)。他表示,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他列举了见证人,强调复活与福音是不可分割的。12-19节直接强调,如果教会否定了复活的信息,那么传道人所传的是枉然,信徒所信的也是虚空。20-28节强调,基督复活的救赎意义是这信仰的核心,29-58表示这复活是信徒终末的盼望。我们今日选段20-22节主要从救赎历史的宏观视角,将基督的复活与信徒的复活置于圣约的框架之中——从在亚当里的死,到在基督里的生,强调信徒在基督里复活的真实,以回应当时希腊哲学以及异端思想的错误。在这段经文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基督的复活是信徒复活的先兆,这预示着信徒将在特定的时间中在基督里经历到身体复活。由此可见,复活是关乎神的国度完全实现的重要表述,信徒对此决不可失去盼望。

「初熟的果子」(παρχ ,aparchē),原文的意思是「第一份」或「最先成熟的果子」。这个比喻有很强的自然规律背景。当一棵果树上面有一颗果子成熟了,便意味着这棵树的其他果子也终将成熟。因此,那最先成熟的果子便是其他果子终将成熟的依据与盼望。保罗将这个比喻用在复活的信息上,表示耶稣基督的复活是真实的,有大量的见证人亲眼见证了他的复活,所以这是可信的。现在,真信徒必须明白:既然耶稣的复活是真实的,那么在基督里的人,就是得了基督应许、终将在基督里得以复活的信徒,他们将来的复活也必定是真实的。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就是信徒终将从死里复活的事实依据与切实盼望。

我们知道,旧约是旧的创造,在亚当里面已经堕落了。新约,在基督里我们要经历新创造。那么,这新创造的起点是什么?原来,就是基督从死里复活这个事实(参本章vv45-49)。基督作为「首生者」(πρωτότοκος, 西一18)保证了信徒在新创造中经历复活的真实。所以,基督的复活并非他个人的得胜,也不是为了给信徒做榜样,乃是真实的成为「新亚当」,成为了真信徒的代表——真信徒在这末后的亚当中,得以藉着教会进入新创造的荣耀中(比利时,37)。

「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关于这个信息,我们在过去的灵修文中已经不止一次进行论述,在这里我们只做稍微的提及。根据罗马书第五章的表述,亚当作为被造人类的代表,在伊甸园中堕落了。他的堕落成为了全人类堕落的肇因。因此,在亚当里的人真真实实的堕落在罪中。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也已经强调过,在亚当里的人不是被算为有罪,而是在遗传中承袭了原罪。即是说,在亚当里的我们,是真真实实的罪人。然而,基督作为第二亚当也成为了在基督里被拣选之人的代表,他从死里复活也便就让那些进入基督这个生命共同体的人们,与他一同经历复活的真实。所以,在以弗所书第二章中,保罗明确的表述信徒在基督里经历在真实的复活之中,如今也的确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由此可见,这里复活的教义首先表达了我们灵性层面上的与神和好,其次也指向将来基督二次降临的时候,那已经睡了的身体在基督里恩惠中得到复活。这物质身体经历了死而复活,从而旧人被完全除尽。那从死里复活的信徒,便达到了完全的地步了。

「在亚当里」(ν τ δάμ)与「在基督里」(ν τ Χριστ)。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确了在亚当里众人的光景,也就是死亡。我们知道,根据圣约神学的表述,亚当作为「行为之约」的代表,他的犯罪导致了全人类伏在罪的权柄之下。罪的工价乃是死(参罗六23),所以全人类就都落在死亡的咒诅之中(参罗五12-19)。这死亡首先当然是指在灵性层面与父神的隔绝,从而落入到全然败坏之中。这全然败坏并非指人完全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好,而是指人完全不可能藉着道德高尚而得救。因此,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我们之所以需要救赎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根据圣约神学的表述,当亚当的行为之约彻底失败之后,神赐下了应许的恩典,在他爱子里为选民成就了「恩典之约」。基督作为恩典之约的元首,他的义与全然归算在信徒身上。正如加尔文所言,基督的顺服取代了亚当的悖逆,他的复活废弃了死亡的权势(要义,2.12.3)。在这恩典之约中,我们这些没有能力完全顺服行为之约的、被定了罪的绝望群体,因着耶稣基督的顺服而重燃了真正的盼望。并且,我们在这恩典之约中,只需要信靠基督就必然得了那罪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义。神将基督的义归算在本来有罪的信徒身上,成就了真正的复活。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这里的「众人都要复活」(πάντες ζοποιηθήσονται),应该首先是指灵性意义的与神和好,其次也是表达了肉体的复活。这里的「众人」一词很重要,我们必须明确这不是用于形容所有人,而是指在基督里的门徒(西敏信条,7)。并非说非信徒不会从死里复活,而是因为这里所表达的复活乃是指在基督里的复活。因此,这里的复活是救恩性的表述。根据「限定性救赎」(Particular Redemption)原则,这里所表达的乃是指选民在末日于基督里复活,成就了完全的救赎。

综上所述,圣经信仰的核心便是神荣耀的救赎。那在亚当里彻底失败了的人,因着基督的代赎从而得到了复活与盼望。这并非人道德层面的改善,而是基督的新生命完全地长成在信徒的里面。信徒成为了新造的人,有份于基督的生命。这生命是基督复活的生命,所以我们经历到了灵性层面的复活——与神和好,也盼望在基督里最终肉体也必从死里复活——完全得赎。

所以,我们在这里预苦期记念我们的救主,目标是以此作为自己生命的操练,特为成全自我的灵性光景。只是,你是否始终坚持复活与盼望呢?今天的这段文章将如何帮助你构建有复活的盼望,并有盼望的成圣追求呢?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