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4盼望荣耀的显现时间:2025-04-05 文章内容
提多书二章11-14节:11因为 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12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13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 神和(或无“和”字)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14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 保罗书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就是必然先诠释教义,然后教导信徒如何在教义中生活。然而,提多书却不同于其他书卷,乃是先指导具体的生活性行动,然后才进入到教义的诠释中来。本书的二章1节到15节,我们可以将之视为一个整体,因为第1节是「你要传讲」,第三15节则是你要讲明。所以,第二章的所有内容,都是提多要传讲的。2-10节的内容是提多要传讲的,关于教会具体的牧养行动。也就是如何牧养老年人、老年妇人、少年妇人、少年人和仆人,而11节开始则是表达了这些牧养的基本理由。所以,11节的连接词「因为」(γάρ)尤其重要。这个连接词说明了下方的讲述,是前方服事的基础之所在。 真正蒙神喜悦的服事,表现是很重要,根基则更重要。亚当的头两个孩子——该隐与亚伯,他们就曾在献祭这件事上显明了表现与根基的区别的问题。亚伯献祭的时候,按照伊甸园的模式,以动物的被杀来表达对救赎的盼望;而该隐则不然,他在这件事情完全无所谓。该隐的错误都有什么?第一,他把献祭当做平常的事,并没有为此做出当有的属灵预备。神虽然没有因为他献上土产而责难他,却也明确表示了该隐对救恩盼望的忽略的事实。因此,该隐依然生活在罪中,他必然不能得胜。神要求他去制服那伏在他门口的罪,这就已经明确地宣告了该隐的献祭缺乏救赎意义和盼望。即是说,该隐的献祭并没有进到恩典之约中,藉着信靠,仰望神所设立的女人后裔的救恩应许。该隐依然生活在那已经在亚当里失败了的行为之约中,期待自己成为自己的救赎。所以,该隐的献祭的本身,就是一次严肃的失败。 今天的社会,其实有许多人也都经历在该隐的失败之中。比如,他们渴望通过经济学、文学、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方式,达成对人类的救赎。美国牛人马斯克甚至把科技作为人类救赎的唯一出路。这些都充分的证明了,该隐的问题直到今日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然而,在这里其实没有救赎。我们必须牢记,唯一的救赎在耶稣基督里。因此,这个真理终将成为我们在服事上刚强壮胆的根本动力之所在。 根据保罗的看法,一个信徒之所以能充满盼望的建立服事,其根本点便是因为神救赎众人的恩典。然而,这救赎的恩典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清楚看到的。本处,保罗强调已经显明出来,这里的「显明」(ἐπεφάνη)是第三人称第一简单过去时,所表达的事「他出现」、「他照耀」、「他显明」。我们的翻译是「已经显明」,中文语序上把希腊文的下一个短语「神的恩典」穿插在「显明」之前,又将希腊文的第三个子句「为全人类带来拯救的」放到恩典的前面,这样便构成了现有子句:「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结合我们前文所言,我们得出的结论便是:神拯救众人的恩典,是人在神面前竭力服事的根本动力。故此,一间健康教会的服事人员招募,必须要考虑到参与者对救恩神学的认知与委身程度。如果一个人对救恩神学一无所知,他的服事往往都是因为外在的某个因素;这样的服事是不可能持久的。唯独受感于神救赎的恩典的人,他的服事必然坚固不动摇。因为,他们的服事乃是根基于神与神的救恩。正如诗人的祷告说:「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颂他的圣名!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诗一〇三1-2)」为什么呢?第2节接着说:「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由此可见,一个人对救恩有深度认识,便会带出坚定的委身和服事。 那么,救恩究竟要带给信徒什么?这里很重要的表示有两个方面。就消极面来说,要「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就积极面来说,要「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现在,我们有必要处理一下这两个方面的信息,好更清楚知道,这里究竟要讲什么。首先,消极层面的教导是非常明确的:信徒必须要「拒绝否认上帝」(ἀρνησάμενοι τὴν ἀσέβειαν),这个短语采用了双重否定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指令。请注意,这里的「拒绝」(ἀρνησάμενοι)一词原文是关身形主动意复数分词,表示这个行动信徒必须主动做出。根据改革宗神学的教导,信徒的成圣生活是神主权的成就,但同时神也将这个属灵的义务交给信徒,让信徒可以参与在其中。所以,这里的「拒绝」便是信徒主动的行为,是信徒应尽的本分。后方的名词「不敬畏神」(ἀσέβειαν)表示一个基本事实,也就是违背神的生活。保罗是指导信徒,应当靠着神所赐予的力量,主动的拒绝一切不敬虔的行为。该处的「世俗的情欲」(κοσμικὰς ἐπιθυμίας)所表达的乃是对世俗的贪欲,对物质的贪恋。显然是前一个短语,也就是「不敬虔的心」的并列用语,所指的当然也是悖逆神的具体表现。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应当要主动的靠主除去这些罪中的期待,从而专心致志地委身于真理。 论到委身于真理,这里提到了三个很重要的词:自守、公义和敬虔度日。请注意,这里的主动词是ζήσωμεν(zesomen),这个第一人称复数动词的基本含义是「活」、「复活」。根据这里的语序,我们可以确定,保罗在这里要表达的是基督徒的成圣生活。那么,这个成圣生活的核心焦点是什么呢?就是前文所论及的三个方面。 自守(σωφρόνως),原文的意思是节制,在本书中多次出现。在这里表达的是信徒对待自己的属灵操练的态度。人最难以操练的属灵功课,莫过于节制了。如果要成就那荣耀的盼望,过得胜的生活,节制的操练必不可少。 公义(δικαίως),原文的意思是公义或者正直,在这里表达的是信徒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或者说是社会生活关系。以神的公义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点,这是真信徒最宝贵的属灵操练。即是说,信仰不仅转化了我们的个人生活,也藉着我们更新了我们所在的社会。因此,正如凯波尔所言,信徒必须知道在这份信仰中,我们有不同的场域需要尽责任。 敬虔度日(εὐσεβῶς ζἠσωμεν),这个短语的基本含义是含着敬虔的态度过生活,也就是让基督活在信徒的日常生活中。显然,这第三个方面是关乎于神的关系。综合如上所论,我们可以窥见保罗的基本意思:保罗认为,真正的敬虔不仅是个人层面的,也是社会层面的;并且,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必须向神归正。 那么,信徒为什么必须要过这样的生活呢?最后一节的教训做了一个完美的答复:原来,基督为我们舍了自己,叫我们脱离了罪恶,从此以后能活在基督里。简而言之,基督是我们真正的盼望,所以我们必须高举:基督为我而死,我为基督而活。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生命,要在我们的里面长成。这样,我们的盼望才是真正的盼望。 只是,你是否热切地盼望着基督的再来呢?你如何脱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从而竭力追求自守、公义和敬虔度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