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1基督的王权时间:2025-04-01 文章内容
诗第二篇6-12节:6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7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8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9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10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11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12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诗篇第二篇作为旧约中最具预兆性的弥赛亚诗篇之一,它不仅在其古老的背景中揭示了神对世俗王权的藐视和对真正君王的确立,也在基督降临与受难之前预示了弥赛亚(מָשִׁיחַ,māšîaḥ)的来临与拯救工作(参徒十三33;来一5)。 从历史层面来分析,今日选篇明确表示了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以色列的君王乃是因为上帝而坚立。换言之,如果不是由于上帝,以色列便不能得到坚固。所以,以色列被坚定,完全是由于神自己。这样的表述,一方面升高了大卫家族在以色列的王权地位——由于神自己,另一方面也明白表示了属地的王权是缺乏价值的。我们知道,这样的表述如果不从神学的视角来分析,便完全不能理解。就那今日的社会来说,若不是被圣灵重生,便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认为世界上的权势、名利、财富是没有价值的。哪怕一些名誉上称为基督徒的人,他们若不是被圣灵重生,同样也会贪爱这个世界。我们知道,保罗有一位同工叫做底马,他看到保罗再次落入到监狱中,便选择了帖撒罗尼,离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福音。由此可见,如果不是由于圣灵的重生,确实不会有任何人对神的国度充满希望。因此,我们今日在恩典之约中操练敬虔,完全不是希望通过外在的努力去改变我们内在的生命光景。所有外在努力,都不能真正意义上改变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外在操练,真正发生效力是因为圣灵在我们的里面成为我们的生命动力,从而我们在真道上被圣灵更新了。这种更新一定是由内而外的,也就是心意更新而变化(参罗十二2)。 关于本处的「君」(מֶלֶךְ,melekh),在希伯来文中的意思是「王」、「君主」。但是,本处却表示有一位比这个「君」更大的主宰者。在人看来,一个国家的君王就是最大的存在。然而,诗篇却宣告了这位君王并非最大的,乃是被「膏立」(נָסַכְתִּי,nāsakhtî)的使者而已。所以,他的权柄一定是来自神自己,也就是神的主权。因此,这里的「锡安」所表达的并非单纯的一座城,更是强调耶和华的圣所。因此,这里的表述是「圣山」。这一方面表示锡安山是蒙神所拣选,所眷顾的城,另一方面也表示这座城之所以尊贵,正是因为神自己。换言之,地上的锡安山并没有神特殊之处,乃是因为神的同在而显得他的高贵和神圣。同样道理,地上的君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乃是因为被神所膏立所以显得尊贵。所以,地上的君王都是神的受膏者。 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知道,这里的受膏者当然是指向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自己。从希伯来书的表述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耶稣胜过一切的地上的权柄。因此,我们的主他拥有尊贵的王权。这王权,并非由于地上的国度,而是由于天上的国度。因此,当彼拉多问主耶稣他是否犹太人的王的时候,耶稣基督明确表示:他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但以理书也清楚告诉读者,基督的国度不属于这个世界,然而却大过这个世界。因此,真信徒不应该贪爱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信徒的焦点追求之所在;信徒的焦点追求的所在,唯独主基督的国度。在约翰福音第十四章,我们的主承诺他在哪里,叫我们也与他同在,这是我们的荣耀追求。因此,启示录第二十一章地表述是,神的帐幕在人间,从此神与人、人与神,要实现真正的同在。这便是救恩所要达到的、最终的荣耀成就。 因此,你是否真的明白了呢?你是否完全委身其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