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灵修 >>每日靈修 >> 20250322受鞭打与嘲讽
详细内容

20250322受鞭打与嘲讽

时间:2025-03-22     作者:李牧师【原创】   阅读
受鞭打与嘲讽
00:00/03:23
文章内容

马可福音十五章15-20节:15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16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院里,叫齐了全营的兵。17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上,18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19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20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神隐秘的旨意是藉着人的恶行,成就了他的救恩。看起来是偶然性的政治妥协——要叫众人喜悦,但实际上他们依然在神永恒的救赎计划之内,是神救赎进程的必要环节。换言之,恶人不情愿的为义人效力,尽管看起来好像是他们赢得了胜利,但其实他们不过是神手里的工具而已。我们知道,彼拉多和犹太众人,其实并无权审问耶稣基督。然而,我们的主却说那上头的掌权者,藉着他们的手成就了荣耀的审判(参约十九11)。换言之,那一天这些恶人与恶人的思想,都统统成为了上头掌权者的工具,就是成就救恩的工具。所以,释放巴拉巴本是无奈之举,但却成为了永远的佳话——无罪的耶稣为罪魁巴拉巴而死;就属灵意义上说,那巴拉巴便是我们众罪人的缩影。是的,我们确信是神圣洁而隐秘的旨意,藉着这群恶人的恶行,成就了他荣耀的救赎恩典。所以,耶稣不是作为失败者接受审判,而是作为勇敢的君王,作为荣耀的赎价,甘愿接受审判。他所受到的所有审判,都是因为你我。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鞭打(φραγελλόω,phragellóō)是一种常见的刑罚,通常在受刑人被钉十字架之前施行。罗马鞭刑所使用刑具是一种称为「蝎子鞭」(flagrum,也称为多尾鞭)的工具,鞭子上附有骨片或金属片,以增强对受刑者的伤害。耶稣遭受的鞭打并非犹太人的「四十减一下」(参申二五3),而是罗马人的极刑鞭打。这种鞭刑常常会导致受刑者失血过多而当场死亡。我曾和一位教授探讨《耶稣受难记》的拍摄场景,是否过于恐怖。这位学者确定,耶稣受刑的场景只会更加恐怖。我们今天很难接受有那样的酷刑,但是2000年前的人类,尤其是拥有斗兽场的罗马人,他们的残酷指数是我们完全不可想象的。这一点从彼拉多要鞭打耶稣便可以晓得。彼拉多曾多次证明耶稣无罪,但是他最初为了让犹太人泄愤,坚持在他自己认定无罪的情况下,交给人鞭打耶稣。如果说后面将耶稣交给他们来钉十字架是因为迫于无奈,那前面鞭打耶稣的行为则完全是因为他的审判不公。当然,就算后来是迫于无奈,也不能否认他的不公。正如前文所言,彼拉多的所作所为当然是恶的,只是神隐秘的旨意借用了这恶行成就了他的义而已。

罗马军营作为帝国暴力的象征空间,与耶稣先前在圣殿的教导形成强烈对比。兵丁使用的紫袍(πορφύραν,porphýra)在希腊原文中指向昂贵的染料或布料,这种颜色在罗马社会本是皇权的象征,却在此成为嘲讽道具。兵丁之所以用荆棘的冠冕戴在耶稣的头上,也是为了极尽所能的讽刺耶稣,为了说明耶稣的王权是虚假的、给他带来咒诅的。「荆棘冠冕」(ἀκάνθινον στέφανον,akánthinon stéfanon)中的ἄκανθα(ákantha)在七十士译本中常用于指创世记三章18节的咒诅之果。在兵丁看来,耶稣是失败者所以受了咒诅;19节提到他们「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ἔτυπτον αὐτοῦ τὴν κεφαλὴν καλάμῳ, etypton autou tēn kephalēn kalamō),表明他们故意戏弄耶稣,使他看起来像个失败的「王」。「恭喜,犹太人的王」(Χαῖρε, βασιλεὺς τῶν Ἰουδαίων,Chaîre, basileùs tôn Ioudaíōn),有人认为这个句子在发音上刻意模仿罗马皇帝的凯旋式欢呼。「屈膝拜他」(προσκύνουν αὐτῷ, proskynoun autō)这个短语也常用于描述对假神的虚假敬拜,形成亵渎与敬拜的语义张力,特为表示拒绝和藐视。在人看来,他们正在极尽所能的羞辱基督。然而,正如荷兰改革宗释经家凯珀(Abraham Kuyper)所指出的,兵丁们这种无意识的「反向敬拜」,恰好见证基督的君王身份。

荷兰神学家布雷克(Wilhelmus à Brakel)指出,兵丁的苇杖(κάλαμον,kálamon)呼应了以赛亚书四十二章3节「压伤的芦苇」的描写,特为象征基督承受选民当受的责打。吐唾沫(ἐνέπτυον,enéptyon)的动作,在旧约律法中构成严重羞辱(参民十二14)。加尔文强调这显示基督完全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象(参腓二7)。根据神学研讨我们可以发现,本处暗示我们耶稣基督的确承担了人类悖逆的后果。因此,他之所以受到如此的讽刺,正是为了担当他选民的罪。

20节在本处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戏弄完了」后的转折,表明戏谑只是耶稣受难的一部分,更大的肉体中的苦难才刚刚开始。士兵「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意味着对他的讽刺结束,但即将迎来十字架的最终苦难。

从救赎进程来看,荆棘冠冕应验了创世记三章18节所指出的地所受的咒诅,紫袍呼应雅各给约瑟的彩衣(参创三七3),苇杖则是指向雅各对犹大的预言(参四九10)。英国清教徒约翰·欧文强调,这些旧约预表在受辱场景中得到终极实现,显明基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今天,我们正是藉着这荣耀的救赎恩典,进入到与神和好的荣耀救赎之中。基督的身体为我们被掰开,宝血为我们流出。如今,特为呼召我们成为神的荣耀,成为福音的见证。因为,基督所经历的并非愚拙的失败,而是智慧和大能的得胜。

只是,你是否能同感于基督的受苦呢?你将如何与受苦的基督同行呢?你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顺服神的旨意,活出耶稣基督呢?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