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  MUYANG


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首页 >> 文章 >>转载分享 >> 唐崇荣牧师的蒙恩/蒙召见证
详细内容

唐崇荣牧师的蒙恩/蒙召见证

时间:2015-07-09     作者:陈耀华【转载】   来自:基督徒家园   阅读
文章内容

唐崇荣博士生于中国福建,长在南洋岛国印尼,自幼好学,资质聪颖。虽曾受过唯物思想的影响和挑战,但由于神的眷顾,加之他准确的鉴别力,进而更加认定基督圣道,并以事奉主为终身之志。他从事神学教育十数年,创办神学院并亲任院长,频繁组织世界范围的布道活动。此外,在建筑、音乐、美术及科学领域中,神均赋予他恩赐,使他多有建树。由于唐牧师有令人钦佩的学识、才干、魄力与现代视野,并对神的呼召有深切感悟,在其孜孜不倦的、创造性而成功的布道中,常以其自身对信仰的成长体验,使原本艰涩的神学理论很平实地被听众理解,并发出挑战,激发思想,进而在圣灵大能下接受救恩。他的这种将「体系完密的神学」与「挑战激发的布道」融汇结合的布道理论和实践,对于华人基督教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十多年来,神借着唐牧师主领了无数次大型布道聚会,赴会听众总数达百万之巨,许多场次超过万人,决志信主者之众多,在西方教会中亦属罕见。无怪乎,唐牧师被誉为继宋尚节博士之后当代最伟大的华人布道家。

 

唐崇荣牧师自述见证

我是在中国大陆厦门出生的。两岁时,我的家人接受福音,一年后,我的父亲离开世界,我成为孤儿了。当我六岁读书时,我就问妈妈,「为什么别人有爸爸,我没有?」「他早就走了!」「到哪里去?」「很远的地方!」「什么时候回来?」「永远不回来!」「为什么?」「因为他死了!」感谢上帝,神照衪的应许成为孤儿的父亲,成为寡妇的伸冤者。

七、八岁的时候,我记忆很深,每一个早上起来,第一个所听见的声音,就是那忠心敬虔的母亲祷告上帝的声音。我八、九岁的时候,她就要孩子们每一天先与她一同祷告一个钟头,然后再放我们到学校去读书。九岁半时,我母亲感到主的引导,就把所有的孩子尽可能地带到南洋去。当我十二岁时,领受了一个很特别的感动,就在一次奋兴会中,把自己奉献给上帝,一生要做主的工作。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常常读圣经,在学校里面做见证,把耶稣基督介绍给别人,带领人到教会和主日学去。

但到了十七岁时,无神论、进化论......就在那个我几乎要脱离基督教信仰的最「危险」时刻,我在上帝面前说:「主阿,如果你是真的上帝,你的道是真理的话,你解答我问题,使我解脱、使我肯定,重新接受你是基督,及你的道是真理;否则的话,我就永远离开你。如果你解答我的问题,我就立志到世界各地,在你的引导下,去解答别的青年人的问题。」所以,我在聚会中有很多问题解答,就是在那时候我对上帝的承诺。上帝感动我、呼召我,使我痛哭流泪,深深感到我是罪人,耶稣基督为我死在十字架上,我应当接受衪做我个人的救主。但是,真觉悟到祂是我的主和我应当真心归向祂的时刻,却不是在聚会中,而是在路途中。当时我应该回到苏拉巴亚那个城市去,从火车站下来走回家的半路上,我觉悟到基督是我的救主。当我把头抬起来,我发现这宇宙是上帝所造的,基督是天地的主。当我从上看到下的时候,一个很清楚的观念浮现出来-衪为我死,为我流血舍命,为我受了咒诅,为我领受神的审判,为我被钉在十字架上。我的心完全改变过来,我感到一切一切的变化,感到基督是为我唐崇荣而死的,那我活在世界上是为什么?

当我看见一切都这么美的时候,突然间发现,在路上行走的人是最可怜的,因为他们在世界上忙忙碌碌,却不知道死了以后要到哪里去?谁把福音传给他们?就在这件事发生后的第三天,我听见上帝在我心中的感动,叩我心门的声音,我听见从天上来的呼召,我就把自己奉献给上帝做传道人。那是1957年1月9日,是43年以前的事情。从那天开始直到今天,我有同样的信息、同样的心情、同样的负担、同样的火热,没有衰退和减弱,没有失去从天上来的异像和感动。文化使命之布道,唐崇荣博士的讲道,本于圣经真理,又深具文化使命感,他的信息以批判性、思想性与时代性见称。

华人教会一方面受着外界社会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亦面对内部种种偏差的困扰。唐崇荣牧师对当今的教会爱深责切,他勇敢地按着正意分解圣经真理,直言无隐,成为基督教界难得的诤友。虽然唐牧师的讲道常给人受到严厉责备的感觉,让听众感到扎心,但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大声疾呼:基督徒必须明白真道,坚守信仰,而不要跟随世界的潮流、学说和运动盲目奔跑。所以,他总是仗义执言,直述胸臆,对那些不合圣经真理的假道理多有批评,为的是「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以至「凡事受了责备,就被光明显出来。」(弗5:13)

唐牧师多年来一贯指出,华人教会一直持守属灵与属世分割的世界观,轻视思想与知识的功用,以致今日的中国教会在整个文化界、知识界、科学界、哲学界不能发挥力量,更遑论能成为文化的领导者了。唐牧师的布道会经常吸引大批的知识分子与专业人士参加,在谈到向知识分子传福音的工作时,唐牧师说,「我个人认为知识分子常常左右整个时代,虽然知识分子在读书的时候,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但普通人一生之中受知识分子影响的可能性,较其它任何阶层的人士更大。所以,要得着群众,不能不注重知识分子,这是我感到福音应当在知识分子中间广传,而我们应为此共同努力的原因。」

 

质与量并重之布道

过去几十年来,唐崇荣牧师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欧洲、南美洲各地巡回布道,往往万人空巷,人山人海。在这些聚会中,唐牧师带给人的不仅是知性的满足,更是一波接一波的生命挑战。唐牧师喜欢在这些聚会中呼唤迷失生命意义的现代人回归生命的本源-上帝。对于基督徒,他也发出挑战,鼓励信徒献身事主。因着他的影响而改变人生旅途,重获生命意义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唐牧师所带领的聚会,不单注重量的要求,也注重质的讲究。他说,「耶稣基督说的话很简单,却包含了世界上最深奥的智能。所以,我相信深入浅出是可能的。如果我们弄通了上帝的话,又能够加以清楚表达的话,就可以使许多人认识这伟大的信仰与深奥的智能。所以,要普及这些知识,便要扩充大型的讲座,乃是为着叫更多人同得祝福。基督徒应是不自私的人,愿意让更多的人与我们同得福音的好处。」

 

主必兴旺,我必衰微

唐崇荣牧师近年数度肝病发作,并且需要一直接受心脏科医生之定期观察。但是,面对日益迫切的普世与中国布道的挑战,虽然有着日积月累之身体软弱,他却一贯引用约翰.卫斯理的墓志铭:「上帝埋葬了衪的仆人,却继续衪的工作。」因此,唐牧师认为:上帝不靠你,也不靠我,当你自以为是教会的支柱,或以为一旦教会没有你便不能继续的时候,也就是你应该停止作工的时候了。由此可见,这位上帝的仆人是如此的胸襟宽阔,他活出了「主必兴旺,我必衰微」的真典范。但愿我们多为上帝之仆人祷告,求神施恩保守唐牧师之身体健康,能更多被上帝使用,带领更多人归向主。

 

附录

 

基本信息

唐崇荣牧师1940年生于中国福建厦门,其父为当时东南亚大公司的总经理。然而,唐崇荣牧师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唐母遂携全家赴印尼定居。

1974年,唐崇荣在泗水开始教书。

1979年,唐崇荣国际布道团成立,设办公室于新加坡和美国圣地牙哥。唐崇荣每周开查经讲座于东南亚,包含新加坡、吉隆坡、台北和香港。

1985年,在菲律宾马尼拉的La Madrid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Leadership被颁与荣誉博士学位。他主要是在印尼雅加达自己创立的归正福音神学院以印尼语教授神学和哲学。

1989年,建立印尼归正福音教会。

1996年,在美国华盛顿创立归正学院,每年夏天在美国开设课程,此外也在全球各地巡回开课,由不同老师教授归正宗神学,护教学,布道学等等。

2008年5月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授予唐崇荣牧师荣誉道学博士学位。同年912日,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举行了唐崇荣归正神学教授席位的颁授仪式。

六十多年来,唐牧师主领了无数次大型布道聚会,赴会听众总数达百万之巨,许多场次超过万人,因听他布道而决志信主者之众,即使在西方教会中亦属罕见。唐牧师被誉为继宋尚节博士之后当代最伟大的华人布道家。

 

神学教导基础

作为一位拥抱归正神学的神学家,他神学教导的基础是加尔文神学。他的事工帮助许多寻找正统圣经原则和教义的人。他强烈反对现代教会中的灵恩运动,认为它曲解圣经的权威并以个人神秘经验取代之。他也批评新纪元运动,后现代主义,成功神学,并评论现代艺术,心理学,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和哲学。此外,并以文化使命的精神,激励当代人对基督圣道有真切正确的回应。


演讲地

除了在教会中讲道以及在全市布道会中布道,唐崇荣牧师也在无数的学校查经班和基督徒团契演讲,包含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新加坡三一神学院、费城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温哥华维真神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史丹佛大学、马里兰大学和康乃尔大学。他会用普通话、闽南语、印尼语和英语演讲。

作为一位布道家,他还精研武术、音乐、哲学、历史、美术和建筑。他还是一位圣诗作曲家和建筑师。并且,他的演讲被录制成光盘,印刷成书籍等方式流通,数量众多,对中国大陆教会有深远的影响。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